2013年9月3日星期二

林內熱水器-適合北方氣候和水質的空氣能熱水器

空氣能熱水機是新一代的熱水機,櫻花熱水器符合了當今低碳節能的環保要求,同時也能夠給用戶帶來享受的産品。但是,一直都沒有一個能效等級的標准,導致整個行業相對較混亂。不過,這一場景有望在今年結束。

據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通告,空氣能熱水器行業盼望已久的“熱泵熱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國標”終于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的批准,並將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這意味著空氣能熱水機行業必將更爲規範,低能效、無證無牌、以次充好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將遭到徹底的清掃。目前我國空氣能熱水機的廠家大大小小約有500家,其中大概有100多家企業的能效是不達標的。如果這些企業不能從根本出發,通過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來完善産品品質,等待他們的就只有結業或轉型。

在能效方面,清華同方低溫空氣源作爲熱泵第一品牌,一直對自身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清華同方低溫空氣源熱泵全新推出的金圭內膽空氣能熱水機,采用高效壓縮機,並潛心研發,對換熱結構和加熱技術進行優化設計,使能效比全面提升。

新國標的推出,對于空氣能熱水機廠家來說雖然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林內熱水器機會。沒有了低劣産品擾亂市場,消費者也就更能直觀的了解到空氣能熱水機在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優勢。只要企業自身如同清華同方低溫空氣源熱泵一般一直追求創新科技,注重産品品質,就不用擔心會沒有市場。

2013年9月2日星期一

衛生間防水做法大揭密




衛生間防水是目前家庭裝修中防水需要重視的一項工程,如果前期的衛生間防水做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日後的生活便利。那麼衛生間防水做法有哪些呢?在進行衛生間防水施工中,又該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從下文中了解一下吧!

在衛生間裝修施工之前,首先要確定好水電路的設計,一定要詳細考慮設計方案的可能 性、可行性和可用性。先進行水電暖管道的鋪設再找平。在做衛生間防水施工時,應先對基層進行處理。去除原有裝修材料,把浮土、水泥清理 干淨,先用水泥砂漿將地面做平,然後再做防水處理,要求表面平整、干燥。這樣可以避免 防水塗料因薄厚不均而造成滲漏。

鋪貼防水塗料時應塗刷均勻,不能有漏刷、起鼓和脫落的 現像,防水塗料層厚度不得小於 1。2mm,否則會影響防水效果。施工時注意防水死角,牆地 面之間的接縫以及上下水管道與地面的接縫處,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在衛生間防水層施工完後,將衛生間的所有下水道堵住,在門口砌一道 25cm 高的坎,然 後在衛生間灌入 20cm 高的水。

24 小時後,檢查四周牆面和地面有無滲漏現像,如果出現滲 漏需要及時修補, 修補後再做 24 小時弊水試驗無滲漏方可進入下一階段的施工。蔽水試驗完成後, 通常需要 5—7 天的時間, 在防水塗料層上再做一層水泥砂漿保護層,一來對防水塗料層起到保護用作,二來便於貼面磚,注意不要 破壞已做好的防水塗料層。
等水泥砂漿保護層干透後,就可以在上面鋪貼牆地磚或噴刷塗料亦或是鋪貼防牆紙,進行正常的裝飾裝修了。

 

衛生間防水的注意事項大全



衛生間防水高度:一定要做牆面防水,防水在鋪牆面瓷磚之前,做好牆面防水。一般防水處理中牆面要做30釐米高的防水處理,但是非承重的輕體牆,就要將整面牆做防水,至少也要做到60釐米高。

衛生間防水塗抹:牆與地面之間的接縫及上下水之間的管道地面接縫處,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一定要督促好工人處理好這些邊邊角角,防水塗料一定要塗抹到位。

衛生間防水鋪磚:重鋪地磚要做地面防水如需更換衛生間原有地磚,將原有地磚鑿去後,一定要先用水泥砂漿將地面找平,再做防水處理,這樣可以避免防水塗料因厚薄不均而造成滲漏。在做防水之前,一定要將地面清理干淨。

衛生間防水護根:盡量不破壞原有防水層在新交付使用的樓房一般地面都做了防水層,所以,不破壞原有的防水層一般是不會發生滲漏的。
要求裝修隊給衛生間的上下水管一律做好水泥護根,從地面起向上刷10至20釐米的防水塗料,然後地面再重做酯防水,加上原防水層,組成復合性防水層,以增強防水性。

衛生間防水牆凹槽:內水管凹槽也要做防水,施工過程中在管道、地漏等穿越樓板時,其孔洞周邊的防水層必須認真施工。牆體內埋水管,做到合理布局,鋪設水管一律做大於管徑的凹槽,槽內抹灰圓滑,然後凹槽內刷防水塗料。

 

心老人的晚年,就是關注我們的未來



洶洶而來的老齡化態勢,引發空巢問題、子女負安養中心擔問題、社會養老服務能力低下等問題。隨著傳統家庭養老功能日漸式微,社會化養老成大勢所趨。然而,社會化養老卻有很多方面明顯滯後:床位數、護工數等基本綜合養老能力欠缺;養老個體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無法滿足;社會養老資源缺乏調控和整合,養老需求結構性矛盾嚴重……

不出十年,社會對機構養老床位的需求將達到“井噴”。關心老人的晚年,就是關注我們的未來。我省社會養老現狀如何?如何解決?本報今起推出關注社會養老系 列調查報道。老人們說,他們所能想到養老的方法只有依靠子女、請保姆和入住安養中心。權衡再三,孩子們忙,請保姆太貴,進安養中心似乎是最好的法子

“居家養老目前還指望不上。年紀大了,生活越來越力不從心,擺在我面前的只有三個選擇:依靠子女、請保姆、入住安養中心。”福建農林大學退休教授高老師年 過八旬,老伴已去世,他搖搖頭說,“孩子都很孝順,願意我跟他們住,但畢竟有代溝,我不想成為他們的負擔。也想過請保姆,一打聽包吃住每月至少花費 4000元以上,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去安養中心。至少,有專業醫護人員照料。”

對於更多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而言,家人和保姆都無力照料,又不能長期療養,進安養中心成為最後無奈的選擇。“畢竟要離開熟悉的家,重新適應陌生新環境。而 且在很多人眼中,進安養中心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子女可能會背負不孝的指責。”許多老人這樣細數無奈的理由。選定一家安養中心,對老人和家屬們來說很頭痛。 他們抱怨說,公辦安養中心服務好、收費合理,但“一床難求”;民辦安養中心要麼價格貴,要麼條件差

 

安養晚年,安養中心到底在哪裡?


“滿意的進不去,進得去的不滿意。”當老人們做好進安安養中心養 中心的准備,卻發現尷尬擺在眼前。調查發現,公辦安養中心是老人們的首選。他們的理由大致相同,公辦安養中心設施完善、服務齊全、收費合理,而且大多在市 區,家人看望方便。然而,這些公辦安養中心往往“一床難求”。在福州,最“火”的安養中心是近市區、配套服務設施齊全的福州市社會福利院。但是進去非常 難,原因是“滿員”。

“不好意思,實在沒床位,後面還排了200多人,別等了。”近日,以家屬身份咨詢該福利院,被對方婉拒,“如果要預約登記,至少還要等三年。”作為一家公 辦養老機構,福州市社會福利院長期“一床難求”。十年前,為進這家福利院,有老人等了兩年也未能如願。2007年,福州市財政撥款1500萬元對該福利院 進行大規模擴建,床位數從110張增至370張,結果排隊的更多了,床位依然緊張。

“很多民辦安養中心進去容易,但卻不滿意。”老人們抱怨,“不是太遠,就是收費過高,或條件不好。”以梁守初老人為例,他每月的退休金有2100元。然 而,目前福州大部分安養中心收費都在2000元以上,半失能老人要三四千元,失能老人要五六千元,甚至更高。除了價格,服務、管理和配套設施也是老人們考 慮的對像。“尤其針對失能老人護理的專業護養院不好找,畢竟護理對醫療和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更高,找到合適的非常難。”老人們紛紛抱怨。

省民政廳有關表示,我省養老機構有公建公營、公建民營和民建民營三種。總體上看,存在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現像。從國外成功經驗來看,調動社會力量興辦養 老機構是提高社會養老“質”和“量”的關鍵。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我省在土地供應、稅費優惠、政府補貼、金融扶持等方面給民辦養老機構系列“利好”,鼓勵社 會力量做大養老服務產業。然而,目前在全省1181家養老機構中,民辦養老機構僅有184家。被寄予厚望的民辦安養中心生存現狀究竟如何?准備投資養老業 的民資又有何期待?請關注社會養老調查後續報道。

 

孩子配助聽器別全趕早



孩子如果突然“失聰”,心急的家助聽器長肯定忙著四處打聽如何配戴助聽器,以讓孩子盡早能聽見聲音,早點學說話。北京同仁臨床聽力學中心副教授張華每天都會接待這樣的患兒家長。事實上,配助聽器雖然要趁早,但不能“一刀切”。

原因是孩子“失聰”往往分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兩種情況。可治愈性耳聾,如中耳炎、耳耵聹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針或清洗耳道即可轉好,如果硬配助聽器,助聽器放大的聲音,反而會對孩子聽力造成損傷。

特別是中耳炎,因媽媽喂奶時姿勢不當,奶水流進咽鼓管而導致患兒聽不見,但寶寶不會說話,沒法表達,容易被誤認為是耳聾。即使是不可治愈耳聾,佩戴助聽器 前也一定要明確診斷。因為兒童表達能力較弱,檢查起來不容易配合,加上兒童聽力有時有一定波動性,一次檢查不能輕易下結論。張華說,家長要帶孩子多做幾次 檢查,在正規至少做兩次相關檢查後,才能決定是否為孩子配助聽器。

佩戴助聽器時,也不要只考慮美觀,覺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聽器不好看。其實,選配不適合的助聽器才會影響孩子聽力和發音。佩戴助聽器1~2個月後,一定要去 再進行聽力測試,以便及時調整。戴上助聽器後孩子從無聲世界到能聽見聲音,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家長應堅持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但不要急於求成,經過訓 練,孩子一般在佩戴3~4個月後開始學說話。


 

兒童選配助聽器有其特殊性




社會需要關愛,也充滿了愛,對於那些助聽器殘疾人來說,這些愛足夠讓他們的人生重新變得燦爛。日前,“澳大利亞華人魏基成要為聽障孩子捐10萬只助聽器”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僅是關於慈善的討論,更是關於“科學助殘”,使慈善更具科學性的一場討論。

澳籍華人魏基成助聽器捐贈網站“ABC天籟列車”開通,此前他曾說要為聽障孩子捐10萬只助聽器,而專業人士則質疑捐助的模擬助聽器不適合兒童,因此引發 了人們的關注。目前兒童使用的助聽器,多為數字助聽器,而不是模擬助聽器。慶幸的是,目前捐贈方魏基成也已經做出了修改,表示幫助無力購買昂貴助聽器的聽 障者能免費取得助聽器,而不再指定為兒童。助聽器是一個有助於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從聽力學 方面來說,傳統的模擬式助聽器是線性放大,即對輕、中、重的聲音同等放大,導致小聲聽不清,大聲聽的很難受,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耳朵,加重聽力損失。

全數字式助聽器的處理速度極快,會自動地識別和分析環境,如果在嘈雜環境中,就發揮自動降噪功能,放大講話聲,而將噪音降低,從而提高語言的理解力,聽起來也很舒適。同時由於數字機是數字運算,因而自身不產生噪音。

兒童選配助聽器有其特殊性。由於兒童很可能不能配合聽力測試或者不能很好的與驗配師直接交流,所以兒童的助聽器驗配程序步驟較成人復雜。兒童選配助聽器,通常注重效果為先,其次是可靠性,所以大部分選擇耳背式產品。根據不同的聽力損失程度,選擇不同功率的耳背式機型。

這一事件,也讓很多做慈善的人開始警醒,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科學助殘”的問題,不再像此次一樣捐贈出不符合受助者需求的物品,從而造成了資源浪費,甚 至傷害到了受助者。因此在公益助殘活動中,一定要尊重專業性和科學性,提供真正符合受助群體需要的資源,將慈善真正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