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6日星期日

走進膠南殘疾人安養中心 你唱歌我唱戲親得像一家人



 信報義工來到膠南

  一直以來,信報義工的腳步停安養中心留在市區,幫助的大多是市區內有困難的人們。跟隨信報義工董敏以及青島濱海學院的同學們一起走進膠南市大台村,為坐落在那裡的怡怡殘疾人安養中心的殘障人士帶去了快樂。義工們唱起了京劇、唱紅歌,他們聽得如痴如醉,面對這些熱情淳樸的殘障人士,學生們表示,他們以後還要常來。

  信報義工董敏雖然今年剛從青島濱海學院畢業,但她卻是老義工了。兩年前,董敏和幾名同學通過學校社團,與膠南怡怡殘疾人安養中心建立起了聯系,自此董敏就成了這家殘疾人安養中心的常客。

  同學們在中心大廳就地搭台,音響剛剛安裝好,演出還沒開始,就有一個大爺迫不及待地走到台中間,放聲唱起了《東方紅》。“這些老人只有幾歲孩子的智商,很多人的記憶都停留在小時候,最喜歡唱紅歌。”濱海學院大二學生張洪斌告訴 ,同學們每次來都唱紅歌、唱戲、跳舞給他們看,大爺大媽們別提多高興了。

  “這次我們專門請了戲劇團的同學們過來,他們四個都會唱戲。”正說著,這次演出的“特約嘉賓”,上屆戲劇團團長臧向東開了腔,一段《四郎探母》蒼涼有力,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一下子hold住了全場,台下的殘疾人們聽得如痴如醉。

  隨後,大四學生楊濱在掌聲裡走上舞台,他帶來了一首《老男孩》。楊濱來過好幾次了,這裡的殘疾人都認識他。雖然不是紅歌,但看著台上熟悉的男孩,聽著他清亮的歌聲,殘疾人們笑逐顏開,一位大媽還跟著旋律跳起了舞。

  “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很簡單,但要去愛很多人,一個人的愛是不夠的,大家都來了,每個人拿出一小點,就能讓人感受到大愛的力量。”殷愛華是怡怡殘疾人安養中心的主任,和大學生們早已熟識,對於這些20歲上下的孩子,她贊不絕口。“不管天冷還是天熱,他們都過來看這些殘疾人,一次一次給了他們很多歡樂,真的很感謝。”

  殷愛華介紹說,目前這裡一共有74位殘障人士,年齡在30歲~60歲,全部來自低保家庭,大部分是智力或精神的一二級殘疾,有的是肢體一級殘疾,常年住在安養中心,很少有機會和外界接觸,大學生們的到來對這裡的殘疾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慰藉。

  董敏告訴,從她開始,到這裡來獻愛心的傳統已經影響了四屆學生,今後,濱海學院的學生們也想加入信報義工的隊伍 ,把“濱海信報義工團”幫助殘疾人士的接力棒一直傳下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