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3日星期六

生物顯微鏡如何防霉



  生物顯微鏡鏡頭有時由於保管不當會發霉起霧,尤顯微鏡其是沿海城市氣候比較潮濕,更容易產生發霉起霧, 這將直接影響生物顯微鏡的成像質量,甚至於會達到無法使用的程度。因此,對顯微鏡的安置環境要特別注意:生物顯微鏡應放置在干燥、清潔放大鏡和無酸堿蒸氣的房間裡,地面最好用防塵實驗室專用地面,牆和天花板均刷油漆,同時還要經常打掃整潔,從而消除灰塵的來源。近年來一些系統光學儀器研究人員研制了防霧片。它是由殺菌劑對硝基苯甲醛添加適量粘結劑加工而成的。在常溫下可緩慢揮發出對硝基苯甲醛蒸氣殺死或抑制霉菌,該藥品蒸氣不腐蝕金屬, 不影響光學性能,而且是低毒品,在使用劑量內對人體無害。

  由於該防霧片是依賴揮發蒸氣殺菌,所以防霧片最好放置在密封或望遠鏡半密封的光路系統中。對於長期存放的光學部件,則可以放置在容器內。對於計量或測試的光學儀器在檢修時,也可以將防霧片放置在儀器的內腔中。

  使用時注意不要用手接觸,要用鑷子夾取,同時要妥善保管以防意外。每片防霧片使用期可達10年之久,是光學儀器的優良防霉防霧劑,值得推廣應用。如果由於保管不善已經產生發霉起霧時,一般是用吹風球吹去灰天文望遠鏡塵,或用毛筆輕輕金相顯微鏡地拭去附在鏡頭表面的灰塵,然後用脫脂棉或白紗布蘸適量的二甲苯輕輕地擦拭,直至完全消除霉霧為止。切忌不可用酒精或其他醇類化合物來擦洗鏡片以免酒精滲入鏡片而引起鏡片脫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