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民宿客棧期待海闊天空

  蜿蜒的古城小巷深處隱藏著一座古厝,裡面小院溪頭住宿清幽別致,草木蔥蘢,幾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圍坐在院子裡的大茶幾邊,在裊裊茶香中交談。這時,一位掌櫃走來,向游客們介紹起泉州的木偶戲……這就是富有泉州特色的民宿客棧,一種為旅行的人們提供短暫食宿的特色旅館。

  民宿客棧憑借價格低廉、風格各異等優勢,深受驢友們喜愛。在國內許多旅游城市,民宿客棧已十分普遍,以其配套齊全且極具地方特色的優點,不僅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還能讓游客“身臨其境”,輕松了解當地民俗風情。前不久,泉州榮獲“東亞文化之都”稱號,面對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游客,泉州有多少這樣的民宿客棧來接待他們?這些民宿客棧又具有什麼樣的特色呢?

  融入古城街巷的特色民宿

  初秋的傍晚,走進熙熙攘攘的西街,眼前是夕陽下佇立的東西塔,耳邊是商販的叫賣聲。作為泉州目前僅有的5家民宿客棧中最早營業的一家,舊館驛青年客棧就坐落在這裡。在古代的泉州,舊館驛就是肅清門外的一個驛站,後來驛站廢了,舊館驛成了巷名。舊館驛青年客棧,也因為這巷子獨特的過去,平添了幾分歷史的色彩。

  在通往客棧的小巷,牆上掛著泉州藝術家蔡永輝的漫畫《惠女阿芳》,濃濃的閩南氣息伴隨著漫畫故事的展開撲面而來。曲徑通幽處,大厝古意深,沿著巷子往裡走,兩串紅燈籠映得客棧的木門溫馨又厚重。舊館驛青年客棧由一座非常典型的閩南古厝改造而成,小小的入門客廳擺放著四張椅子,一面大鼓被改造成桌子放在了角落,整個客廳緊湊又熱鬧;客廳的一面牆上貼滿了客人的留言和照片,裡面不乏一些外國面孔。

  “要是暑假來,外國客人會更多。”客棧經營者之一的張一川說,“泉州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確吸引了很多國外背包客,這不,前幾天剛送走一對波蘭客人,他們住了快一個星期。”坐在天井邊的大茶幾邊,張一川一邊給倒了一杯茶,一邊說道:“客棧主要接待一些自助游的客人,許多人都是因為仰慕泉州的文化內涵才選擇來此旅游。”他告訴,從2009年接手客棧以來,客棧的年平均入住率達到70%。張一川拿出了幾張溪頭民宿明信片,上面是泉州的手繪地圖,“我們在為客人推薦游覽路線的同時,也會向客人簡要介紹一些景點的概況,甚至所包含的文化內涵。這時,客棧就像是一個文化傳播的載體,通過一對一的交流,將泉州的文化傳遞給游客。”

  同樣是手繪地圖,潘立飛的館驛七號度假旅館也有一份,這張地圖上不僅標注了泉州的各個旅游景點,在地圖的背面還有詳細的景點介紹。作為舊館驛青年旅社的“前掌櫃”,潘立飛拿給看的地圖上還印著舊館驛的地址,而他現有的館驛七號度假旅館則是在充滿南洋風情的華僑新村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