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星期日

雷射雕刻 六旬老人有奇藝 1。5米竹子上雕刻108將



  家住南京城北和燕路附近的勝利三村的韓鳳穎是雷射雕刻遠近聞名的名人。說起他在竹上作畫的工夫,當地真是人人知曉。在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韓鳳穎正是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摸索出一套與竹子對話、與竹子相處、與竹子一起生活的模式,甚至有人戲稱,他真正跟竹子相處的時間比跟愛人還長。而韓鳳穎的愛人沒有任何怨言,還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支持了老伴的愛好。昨天,在南京第十四屆金秋棲霞藝術節上見到了這位“竹痴”韓鳳穎。
  竹痴其人:韓鳳穎
  日前,采訪如今已年過六旬的韓鳳穎時,談起剛開始玩竹子、用竹子時,他笑著說,“那時啥也不懂,就是在毛筆杆上刻字,因為怕丟。”其實,他的第一件作品,是在15歲時,拿著一根別人送來的竹筒,雕成了一個筆筒。少年韓鳳穎對這件作品很滿意,於是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即使後來成了一名工人,也沒能阻斷他的“夢想”,成為人們口中的“竹痴”。
  如今的韓鳳穎,住在退休前工廠分來的宿舍中,一推門,一股子雅致撲面而來,牆壁上掛著韓鳳穎自己的作品,有竹雕的楣聯、筆筒,也有風格獨特的山水畫。在這琢磨思索的42年時間裡,韓鳳穎先後雕刻了300多件作品,其中不乏現代題材,給竹雕藝術注入了時代的活力。
  以奧運會比賽為例,只見一片瓦塊大小的竹片上竟然雕刻了35個奧運會比賽項目運動員的姿勢,以中國地圖為底部輪廓,以舉著奧運火炬的手為中部輪廓,運動員們形態各異,仔細看甚至連表情都能看出來。
  已完成近千幅作品
  自從一頭扎進竹海的世界中以後,韓鳳穎就在竹子中遨游,他每天都在琢磨如何雕刻得更好,如何讓工藝看起來更精湛。注意到,韓鳳穎在一根長約1。5米的竹筒上,雕刻出了水滸108將。韓鳳穎介紹說,這幅作品耗時4年,將形態各異的水滸108將形像地表現在一根長約1。5米的毛竹上,上面每一個人的臉還沒有小指甲蓋大,但眉眼五官卻很分明。
  三年時間裡,韓鳳穎每天5點半起床後,就趴在裡屋的桌子上,用一塊已經沒有棱角的木塊固定好竹子後,用各種規格的雕刀雕刻。一遍一遍,韓鳳穎總是圓睜著眼睛,遇到看不清楚的細微處,還要用上放大鏡。
  不僅在工藝上精益求精,其實在選材上也要上等好竹。他走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發現南京本地的竹子已經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於是,他常常委托朋友幫他從外地帶竹子,於是,門口鄰居最常看到他的樣子就是身上背著好幾根大毛竹往家走。
  在挑選好滿意的部分後,他便開始了“浸泡、繪畫、淺刻、深雕、細雕……”的程序。“即使這些是上好的毛竹,也得經過這些程序,沒有足夠時間的晾曬風干,根本沒法使用。”其實這些程序都是韓鳳穎摸索出來的,他已經用類似的程序完成了《清明上河圖》等近千幅作品的雕刻。
  開班授課傳藝技
  接下來,韓鳳穎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在未來的2-3年內,完成《富春山居圖》的雕刻工作。現在他不僅努力提高雕刻技藝,而且還在努力鍛煉身體。因為他意識到,如果沒有好的身體,就做不出好的作品。因此,無論現在有多忙,他都每天擠出時間打打太極拳等。
  另外一方面,他通過自己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作品不但榮獲民間工藝佳作獎等多項獎項,而且先後在《竹協論文選編》、《竹類研究》等學術刊物和書籍中發表了《淺談竹雕技藝》和《竹雕藝術》等多篇論文。現在,他不僅成為南京的民間竹雕藝術家,還把自己幾十年摸索出來的竹雕經驗濃縮用於教學。自1999年至今,韓鳳穎在曉莊學院和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先後教授了近千名學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